發(fā)布時間: 2018-05-29
腰椎穿刺模擬人功能特點:
仿真標準化病人取側(cè)臥位,背部與床面垂直,頭向前胸彎曲,雙膝向腹部屈曲,軀干呈弓狀。腰椎穿刺模擬真實:當穿刺針抵達模擬黃韌帶,阻力增大有韌性感;突破黃韌帶有明顯的落空感,即進入硬脊膜外腔,有負壓呈現(xiàn)(這時推注麻醉藥液即為硬脊膜外麻醉);繼續(xù)進針將刺破硬脊膜和珠網(wǎng)膜,出現(xiàn)第二次落空感,即進入珠網(wǎng)膜下腔,將有模擬腦脊液流出,全程模擬臨床腰椎穿刺真實情節(jié)。
腰椎穿刺模擬人使用方法:
1、將模型左側(cè)臥位置于實驗臺或床上。
2、安放體位:將模擬人置弓形左側(cè)臥位(背齊床沿)腰部后凸曲腿使間隙增寬。
3、注腦脊液:將人造模擬“腦脊液”(自來水代替)約500毫升,注入空容器中。
4、將微型潛水泵放入容器底部,將12v電源適配器的兩腳插頭插入220v電源插座,圓形輸出插頭與微型潛水泵的輸入端對接,水泵輸出端與模型腹部的注液管硅膠管連接。模型右肩部的溢流管同時置入容器中。
5、 接通水泵電源,即自動通過注液管向模擬蛛網(wǎng)膜下腔及儲液瓶中注液,直至溢流管有液體溢出時表明已注滿儲液瓶,關閉電源。
6、 穿刺體位:
本模型腰部可活動,應將模擬人取弓形左側(cè)臥位,方可進行腰椎穿刺訓練。可進行各穿刺點的準確觸摸定位。
7、硬脊膜外腔阻滯麻醉:
穿刺部位可選2—5 腰椎棘突間隙,按硬脊膜外腔阻滯麻醉常規(guī)進行操作。將模型右側(cè)的圓形插座與12v電源適配器圓形插頭對接,按下紅色按鈕幾秒鐘后松手,硬脊膜外腔自動形成負壓,(用舊式模型用手球形成負壓功能不可靠)可見到模型背部設置的負壓觀察管由圓管型變癟,如果操作緩慢可以再按一下按鈕,緩慢進針遇到第二個阻滯感時表明已達模擬黃韌帶,應將穿刺針尾接上抽有少量空氣或生理鹽水的注射器,此時稍進針,針尖穿過黃韌帶進入硬脊膜外腔時注射器針筒內(nèi)的空氣或生理鹽水被吸入模擬硬脊膜外腔,表明穿刺成功,可以推注麻醉藥,或置管進行連續(xù)麻醉。多位學員多次操作后生理鹽水或模擬麻醉藥會注滿真空瓶。因此、應經(jīng)常檢查真空瓶瓶內(nèi)液體模型腹部的短硅膠管為真空瓶放液管,抽液時應打開水止夾抽液后夾閉方便再次使用,長硅膠管為注入模擬腦積液管,右肩部的硅膠管為儲液瓶的溢流管,注液和穿刺均不要夾閉。
8、蛛網(wǎng)膜下腔穿刺(簡稱腰穿):
按照常規(guī)操作進針深度較硬膜外穿刺稍深, 穿刺時應有阻抗感。穿刺部位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間隙,為提高模型利用率可在上一或下一個腰椎間隙進行穿刺。按腰椎刺常規(guī)操作。術者持腰椎穿刺針(套上針芯)沿腰椎間隙垂直背部針尖稍斜向頭的方向緩慢進針,有“真實”的阻滯感。推進約5厘米深度時感到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拔出針芯可見腦脊液自動滴出。此時可用腦脊液測壓管測腦脊液壓力或抽取腦脊液,留取標本。
9、腦脊液壓力的調(diào)節(jié)方法:
本模型腰穿時測得腦脊液壓力約為120mmH2O左右(正常值為80-180mmH2O),如要模擬顱內(nèi)高壓可在液流管上方接輸液瓶倒掛在輸液架上,可獲得高于120mmH2O的壓力,輸液瓶位置越高壓力越高。
10、骶骨裂孔神經(jīng)阻滯麻醉:
按操作常規(guī)進行穿刺,阻滯感消失時,表明穿刺正確可進行神經(jīng)阻滯麻醉或滴管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等坐骨神經(jīng)痛。
11、腰部穿刺部位皮膚及模塊更換方法:
將長方形套筒式穿刺局部皮膚輕輕取出,即露出穿刺囊腔,將囊腔拉出可見兩個粗硅膠管淺部的是模擬硬脊膜外腔及深部的是模擬蛛網(wǎng)膜下腔,將兩管從側(cè)方缺口處取出,將位于胸腔內(nèi)的硅膠管接頭拔下,再將兩個粗硅膠管從足側(cè)端拔下舊囊腔,將新的備用囊腔與硅膠管接頭對接放回原位,模擬皮膚整理后套回原位。重新注入腦脊液方法同上。
注意:
1)、放入膠管時避免使管受壓或折曲。
2)、貴單位開展硬膜外麻醉訓練或考核,建議先進行該項,后進行蛛網(wǎng)膜下腔穿刺,以免損壞硬脊膜外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