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6-07-15
2015版心肺復蘇模擬人特點是檢查反應及呼吸對于心肺復蘇模擬人,首先快速檢查是否有呼吸。如沒有自主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大聲呼救,并啟動緊急反應系統,獲得自動體外除顫儀或手動除顫儀,并準備開始進行CPR。啟動緊急反應系統院內復蘇或多人在場時,應立即派人啟動緊急反應系統并獲取除顫/監護儀或AED;院外單人復蘇應首先進行5個回合CPR后,再啟動緊急反應系統。評估脈搏醫療人員可最多用10秒觸摸脈搏,肱動脈,頸動脈或股動脈,如10秒內無法確認觸摸到脈搏,或脈搏明顯緩慢,每分鐘60次,需開始胸外按壓。
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將重點繼續放在高質量的CPR上
2、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區別于大約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
4、按壓后保證胸骨完全回彈
5、胸外按壓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斷
6、避免過度通氣
2015版心肺復蘇模擬人與電除顫的組配或銜接方案1次電擊+5組心肺復蘇方案比以往連續3次電擊+1分鐘心肺復蘇更具合理性。在老的設備功能上做了好的改進,除顫越及時復蘇成功率越高。除顫器電流要求與波形分類,除顫器釋放電流應是能終止室顫的最低能量,能量和電流過低則無法終止心律失常,能量和電流過高則會導致心肌損傷。